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四月,来一场文化的千里之行
时间:2018年05月01日 16:45 来源:艺术文博学院

本网讯(黄子容 李树一)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17届美术学全体学生同周思中教授,于四月前往苏杭地区体验当地特色艺术文化。

正值清明时节,苏杭一阵烟雨朦胧,美术学一行人来至于此。清风送爽,碧水微漾。流水古道人家和现代化的科技相融合,使看者折服。众多的博物馆昭显着这座现代化的都市曾拥有的文化底蕴,馆内的智能讲解也为旅程更添趣味。

每每见到一件惊艳的瓷器,周老师便将其起源发展娓娓道来。讲者感叹,闻者惊奇。瓷器,佛像,丝绸,千年前的宝物静立于瞳孔间,无声的诉说着中华历史。

孤山馆的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在南宋官窑博物馆中,我们看到的由瑕疵碎瓷片拼贴起来的陶瓷展品,从中联想当年南宋官窑生产宫廷专用御品的美学高度。苏州博物馆里,见那苏绣细腻的丝线、温柔的针脚,光滑自成一面,着实令人着迷。

于博物馆中看到中华陶瓷的一步步发展,从不太成熟的原始陶器上惊叹那稚嫩神秘的图案。从印纹硬陶内壁存有的古人指印,体会到千年前先人的温度。从良渚文化的遗产,光亮的黑皮陶中感叹技术进步之不易,人类创意智慧的无限性。从莺燕呢喃的拙政园中感受古人精致的审美趣味。文物和景致的交错中,我们缓缓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匠人的信仰。千年的时光注入那一瓶一罐,一石一木中。以小见大,感受自己在艺术世界的渺小。从中窥见当年华夏的繁荣,为那延续至今的工艺而喝彩自豪。

博物馆部分展品

一件一件,诉说中华千年历史的神秘

一步一步,见证陶瓷远古到如今的进步

一馆一馆,目睹各地的风俗魅力,文化渊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习不仅仅是教室内的言传身教,更是需要我们用旅程和时间去把握体验的终生之行。

四月,清明,苏杭,瓷器,始于足下,终于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