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陶瓷文化,推动陶瓷知识普及,10月1日至7日国庆假期期间,考古文博学院陶瓷文化宣讲团走进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面向游客开展三场专题陶瓷文化科普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互动体验,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宣讲团成员、2024级科技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冯煜阳以"明清御窑瓷器"为主题,系统梳理了御窑制度的演变历程,结合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御窑原料工艺的技术突破、瓷器风格的审美变迁、装饰工艺的技艺对比,并重点介绍了明清御窑在陶瓷史上的重要成就,带领游客读懂御窑瓷器背后的文化密码。

宣讲团成员、2024级文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宋雨欣选取青花云鹤纹三足炉、青花缠枝宝相花纹碗、青花松竹梅纹盘等具有代表性的御窑瓷器,从纹饰寓意、造型特征到烧造技艺,为游客展开一幅青花瓷器的艺术画卷,让大家在欣赏瓷器之美的同时,理解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

宣讲团成员、2023级文物保护专业林艳萍为游客们现场演示陶瓷修复的流程。通过手把手教学,指导游客体验基础修复操作。从补缺、打磨到上色,让参与者直观感受文物修复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新颖的互动形式引发热烈反响,游客们争相参与实践,在动手体验中深化了对陶瓷保护的认识。

此次系列活动是考古文博学院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理念的创新实践,通过"现场讲解+实物赏析+互动体验"的多元形式,成功搭建起专业学术与大众认知的桥梁。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的陶瓷文化宣讲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群众生活,融入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