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学业导师助成长|考古文博学院举办首期“鉴往知来茶寮”活动
时间:2025年09月27日 16:49 来源:

   为助力学生学习成长,搭建跨年级学业互助桥梁,924日下午,考古文博学院在310会议室举办了首期“鉴往知来茶寮”活动。活动由学院考古系教师冯冕牵头组织,考古学各年级学生代表参加。师生以“初探寻古:我的考古学第一印象与困惑”为主题,通过茶话会形式,在轻松惬意氛围中,分享实习实践、交流学习困惑、传递成长经验,构建起“导师引领、朋辈互助、实践反思”的学业支持模式。

活动伊始,同学们围绕暑期实践经历畅谈感悟,分享了他们走进家乡当地的博物馆,在与文物近距离接触中深化对考古学认知的故事。24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黄士洄谈到:“暑假我尝试申请家乡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却被工作人员告知‘仅接受大三以上学生’。虽然遗憾,但我也因此意识到扎实的知识积累是从事相关行业的敲门砖,这正是我们现阶段要打牢基础的原因。”  


学习困惑交流环节聚焦核心课程难点,师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学生反映《考古学通论》课程学习压力大,存在教学进度紧凑、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复杂和文化比较分析方法摸不到头绪等问题;有学生对地质学学习深度把握提出疑问。针对这些困惑,冯老师从考古学通论课程的特点予以介绍:“考古学的学习就像‘拼拼图’,需要先掌握时空框架,时间线和空间位置十分重要,在这个基础上再理解每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冯老师的引导为同学们打开思路,在场高年级学生也结合自身经历补充,形成了“提出问题—经验分享—方法探讨”的良性互动氛围。


经验分享环节更是干货满满。聂梓轩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认为高中和大学的学习体系存在较大差别,进入大学后要学会主动构建“自主学习体系”吴利民以自己多次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经历为例,分享了从屡屡受挫到逐步突破的过程,鼓励大家“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成长的垫脚石,不要被一时的困境困住脚步研究生代表邱群英则从跨学科视角出发,讲述了如何将新闻专业优势与文物展示结合,为大家的学习打开了新思路。


作为考古文博学院学业指导的创新探索,首期“鉴往知来茶寮”活动将传统的“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互动”,利于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今后,学院将围绕 “田野实践技能”“跨学科研究方法” 等主题,推动该活动系列化、常态化,为学生搭建多样的成长交流平台,助力同学们在互学互助中“鉴往知来,砺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