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考研学子风采展示|易佳:漫漫研途,且歌且行 
时间:2024年04月17日 18:20 来源:

20考古1班 易佳

录取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录取专业:文物学          

 

勤学苦练,书读百遍

高中毕业后,易佳基于对历史的兴趣,以及观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择一事,终一生”的情怀填报了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学专业。初入陶大,她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着极大的学习动力,但是愈发深入的专业课知识给她带来了挑战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她完成了从过去的“被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的转变。好奇心是开学习的第一步,耐住性子才是重复枯燥学习的最重要一步。在考研期间,除了基础的参考书目外,她还系统学习了每个断代史的学术专著书籍,以求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内容有更全面更详尽的认识可以说考研是一场耐力的考验,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思想准备。她说道。


 

学以致用,格物致知

回顾大学学习生活,除了学习理论知识,易佳善于抓住每一次参与实践的机会。记得第一次实习是在景德镇御窑厂,当大量古陶瓷铺开在眼前,真正理解书上所描述的明代青花料换所导致的青花颜色变迁脉络”。易佳谈道。在她看来参与考古实习是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检验,通过实践也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四年她参与了多地的田野考古与文物整理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准确学习解读文物信息的重要性,也因此萌发了攻读文物专业研究生的想法,希望能将自己四年来的学习与工作经验运用于文物学研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闲暇时间,易佳会参观各地的博物馆在她的家里,有这样一面“周边墙”上面贴满了参观过的博物馆展览手册像旅行者会摆放的纪念品柜子一样,这面墙也记录了四年间的“战绩”。每当学习进行到瓶颈期生活上有不顺心时,她会找一处安静的展馆游览她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不同地理位置会衍生出各具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对于考古专业来说,前往不同的地域参观到不同的历史遗存这些景象也会化为专业知识的一部分,让课本上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站在原址上的那一刻,闭上眼仿佛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所经历的沧海桑田。

 

 

水滴石穿,久久为功

考古工作非一日之功,为了解决某一发现,需持之以恒的求索于文献,奔赴于现场。这个过程,对于人生也很有启发。“就像我们为了实现目标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对于目标,我们需要有坚持不懈的行动,以及志在必得的恒心。”对于未来,易佳表示满怀信心,也准备好迎接全新的旅程和未知的挑战,以足够的信念与力量去迎接阳光和远方。


学姐寄语

首先,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同学们在择校与选专业时要多关注各方面的信息,除了每个学校的研招网会公布的官方信息,还可以联系学长学姐询问更细致的信息。研究生考试选拔的目的是选择有能力进行学术研究的人,所以我们复习的重点是在对专业课学习和提升上,不必为没有竞赛经验或者比赛奖项而感到无措。

其次,备考过程中要保持敏锐的头脑,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把自己的学习模式调整为主动探索学习模式。将书本上的知识延展出去,不再局限于课本,此外,要把听到的、看到的、了解到的实践活动与知识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次,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我建议分为至少三轮。一轮建立框架、二轮拓展细节、三轮将两者融合成为自己的知识,这样你会对知识产生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而不是单纯的堆砌书本的知识。就像题目考丝绸之路,我们不仅可以讲沙漠中的遗存,还有海上丝路,既可以讲文化的交汇,也有商路互动。

总之,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你对所学的知识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性总结。知识是无穷尽的,我们的思考是独一无二的,明白这一点,可以减少考研期间的大部分焦虑。

如果说过去是一本书,既定成册,那么未来就是一朵云,肆意变换,而现在则是结实的土地,我们此刻能把握现在,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祝学妹学弟们2025年考研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