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年10月04日 10:44 来源: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名称:文物保护技术,Cultural Relics Preservation Technology060105T

2)主干学科:考古学、文物

3)专业类:历史学类

4)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四~六年

学位:历史学学士

5)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学生修满149.5学分方准予毕业。

公共课平台47学分、学科基础课平台40学分、专业课平台53.5学分、拓展教育平台9学分,总学分149.5

二、专业介绍

1)专业简介:本专业于2020年开始招生,本专业依托江西丰富的陶瓷、青铜器、漆木器等文化遗产,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熟悉文化遗产、考古学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实践操作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2)专业办学定位:本专业注重培养文物保护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结合历史、考古、文物和科学技术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文物保护与文物修复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拓宽学生对考古与文物专业的认知面,达到以文物保护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办学定位,着重培养以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为主的创新性应用人才。

3)专业方向描述:本专业以文物保护与修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基础,培养熟悉考古、文物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专业技能,将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金属及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等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点,培养把学生实践能力放在专业方向的重要位置。

4)专业特色:江西省是我国陶瓷文物大省,结合其区位地理优势,形成了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陶瓷考古等教学与研究领域特色,同时兼顾有机质文物修复以及金属文物修复技能的培养。

三、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熟悉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基础理论、技术,具有实践动手能力,既能在考古、文博、历史文化等部门领域从事文物保护、修复、研究等实际工作,也具有进一步深造的能力,能够适应国家社会文化发展和文物保护的行业需求,具有实践能力强、团队意识强、实干精神强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通过5年的工作实践,实现以下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及规范;

2.具备考古文博发展理念和广阔视野,有效地服务社会;

3.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进一步深造学历的能力;

4.具备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文物保护与文物修复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5.具备一定考古与文物领域管理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中作为骨干发挥专业作用。

2)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四级或更高等级的外语水平,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专业知识:熟悉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化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文物保护理论和知识,熟悉陶瓷工艺理论及发展史;具有较强的古陶瓷等无机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实践动手能力,熟悉有机质文物修复以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关知识。综合知识:通过拓展教育与第二课堂,了解相关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能力:了解国内外文物保护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文物保护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应用知识能力:掌握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具备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可从事文物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修复及保护等具体工作。协调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组织等社交能力,并有独立获取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素质结构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具有敬岗爱业、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4-6年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达到以下毕业要求可以获得毕业证书。

1)专业学科知识:掌握文物保护技术所需的文史修养和艺术理论学科基础知识,了解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文物修复、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进行科学研究,掌握文物保护技术与修复的基本方法,熟悉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实践操作技能。

2)知识运用能力:掌握文物保护的技术和方法,具备运用文物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开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

3)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工具,针对专业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具备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4)职业素养:具备丰厚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历史文化遗产责任感,具备健全的人格,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形成考古文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能力。

5)团队合作:尊重同事,在工作中能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6)沟通交流:能够就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撰写科学研究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7)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从事可移动文物修复和保护的相关实践能力。能掌握社会统计、分析和调查方法,开展实务工作。

8)终身学习: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积极学习国内外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五、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学位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文物保护与修复导论、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中国考古通论(上)、中国考古通论(下)、文物保存环境概论、古陶瓷保护与修复、金属文物保护与修复、有机质文物保护与修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技术、科技考古与文物分析技术、分析化学。

2专业学位课程:文物保护与修复导论、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文物保存环境概论、古陶瓷保护与修复、金属文物保护与修复、有机质文物保护与修复。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田野调查、红色文化遗址考察、不可移动文物调查、古陶瓷保护与修复、金属文物保护与修复、有机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毕业论文、专业实习。

实践教学环节总计35周,34学分。


  • 附件【附件.doc】已下载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 邮政编码:333001
技术支持:景德镇陶瓷大学移动互联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