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年10月04日 10:51 来源: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名称: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060107T

2)主干学科:文物,博物馆学

3)专业类:历史学类

4)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四~六年

学位:历史学学士

(5)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学生修满147学分方准予毕业。

公共课平台47学分、学科基础课平台31学分、专业课平台60分、拓展教育平台9学分,总学分147

二、专业介绍

1)专业简介:本专业于2020年开始招生,是全国第四所拥有文化遗产本科专业的院校。本专业依托江西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以培养熟悉文化遗产核心理念,具备文化遗产系列基础知识,了解国际及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掌握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具备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一技之长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2)专业办学定位:本专业教育高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课堂讲授与文化遗产调查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文化遗产调查实践为龙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对专业的认知面,达到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办学定位,着重培养以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规划管理为主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3)专业方向描述以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将陶瓷文化遗产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点,培养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保护、开发、规划、管理等相关知识,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放在专业方向的重要位置。

4)专业特色:结合江西省的陶瓷文化区位优势,形成了陶瓷文化遗产和区域文化遗产等陶瓷特色鲜明的教学与研究领域特色。

三、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熟悉文化遗产核心理念,具备文化遗产系列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掌握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具备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一技之长,能在世界各地文化遗产地、文博单位以及考古、历史、文化等部门,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规划与开发、文化遗产评估与鉴定、文物保护、博物馆展陈、文创设计等实际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通过5年的工作实践,实现以下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及规范;

2.具备文化遗产方面发展理念和广阔视野,有效地服务社会;

3.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进一步深造学历的能力;

4.具有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规划与开发、文化遗产评估与鉴定、博物馆展陈、文创产品设计等领域的业务技能;

5.具备一定文化遗产领域管理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中作为骨干发挥有效作用。

2)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种外国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专业知识:掌握文化遗产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熟悉文物学、博物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综合知识:通过拓展教育与第二课堂,了解人文艺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能力:了解国内外文化遗产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应用知识能力:具备从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开发、利用以及编写文化遗产规划报告书的基本能力;具备博物馆展陈、文创设计等业务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组织等社交能力。

素质结构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较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法律意识,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4-6年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达到以下毕业要求可以获得毕业证书。

1专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正确掌握文化遗产所需的文史修养和艺术理论学科基础知识,了解文物学、博物馆学、规划学等方面等基本理论,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熟悉文化遗产的实践操作技能。

2知识运用能力:具有运用文化遗产、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开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发挥学以致用。

3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工具,针对专业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具备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4职业素养:具备丰厚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历史文化遗产责任感,具备健全的人格,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形成文化遗产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能力。

5团队合作: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在工作中加强团队合作。

6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就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7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文化遗产规划和保护的相关实践, 能掌握社会统计、分析和调查方法,开展实务工作。

8终身学习: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积极学习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新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五、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学位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文化遗产概论、文化遗产法规与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陶瓷文化遗产、建筑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规划与管理、文创设计、工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方法与实践。

2)专业学位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陶瓷文化遗产、建筑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规划与管理、文创设计、工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方法与实践。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博物馆研习、田野调查、建筑文化遗产考察、陶瓷文化遗产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方法与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实践教学环节总计34周,33学分。


  • 附件【附件.doc】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