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张茂林:明代龙泉窑青瓷的技术传播
时间:2022年09月30日 20:10 来源:

2022年9月30日,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报告厅开展了天工论坛第九期讲座,此次讲座由李其江老师致开幕词,并简要介绍了主讲人张茂林老师及讲座主题《明代龙泉窑青瓷的技术传播》。

 

张茂林老师首先介绍了龙泉窑的生产概况,龙泉窑是我国比较重要的生产青釉瓷的窑场,也是中国古代生产青釉瓷的典型代表。

宋代以前生产青瓷的窑场主要是以越窑为代表,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体系,北宋后越窑逐渐衰落,浙江龙泉窑则作为了青瓷窑场。主要分布在瓯江流域的上游地区,是一个窑场众多,分布范围很广的瓷窑体系。龙泉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边的瓷器生产进行技术交往,在吸收学习其它地区制瓷工艺技术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瓷器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就龙泉产品特征的方面,张茂林老师详细介绍了龙泉窑的三个时期即厚胎薄釉时期、薄胎厚釉时期以及厚胎厚釉时期,并就龙泉窑产品发展的八个阶段从原料及工艺方面进行了阐述。

 

龙泉窑青瓷的工艺特征

在龙泉窑青瓷的工艺特征方面,张茂林老师简要介绍了胎体组成配方的分析方法。随后就胎体组成配方介绍了明代陆容《菽园杂记》有关制瓷原料的文献记载,并结合了现代技术测试出的胎体及瓷釉组成配方与文献记录作出了具体对比,指出瓷釉组成配方体现出氧化钙含量逐渐降低,由9%左右至6%左右,氧化钾含量从2.5%左右升至4.5%左右,铁、钛含量由高变低,至元、明时期又升高的过程,结合《菽园杂记》中的线索“油则取于山中,蓄木叶烧练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与蒋祈《陶记》中关于南宋景德镇瓷釉配方的记载是类似的。

从元素组合上来看,龙泉窑青瓷也采用了使用釉灰的配釉方式。另外在烧成温度方面,分析了利用热膨胀仪测出的数据得出从北宋到明代不同时期龙泉窑烧成温度的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主要在1170°C左右。显微结构上,龙泉窑青瓷釉层较厚,气泡较多,钙长石析晶多于越窑,少于南宋官窑,另外显微结构显示出了多次施釉的痕迹。

 

元明龙泉窑产品的异地模仿

 就元明龙泉窑产品的异地模仿而言,张茂林老师指出了其异地模仿的时代背景,元代中晚期是全球陶瓷贸易的高峰期,其中最主流的产品就是龙泉窑厚胎厚釉的瓷器,从统计数据上看,龙泉窑产品在外销产品中所占的比例超过半数,其中在环印度洋地区的遗址中一般达到80-90%,东南亚和东亚地区一般占比在50-60%。龙泉窑的外销盛况在明代早中期,由于海禁政策的限制而逐步收缩,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直到明代晚期,产品市场被景德镇青花瓷强势替代而彻底衰落。

张茂林老师详细介绍了龙泉窑异地模仿的典型代表,首先是在元代中晚期出现的湖南益阳的羊舞岭窑,醴陵沩山窑,江西萍乡南坑窑为一个区域,青白瓷和龙泉同期烧造,在装烧时均采用明火涩圈叠烧技术,部分产品可明显看到先施以青白釉为底,再施青釉的情况。元代中晚期广西桂林也是龙泉窑产品的重要输入地,以广西桂林上窑、全州永岁窑、柳城窑为代表的仿龙泉与兼烧青白瓷,但有所不同的是采用了明火泥点间隔叠烧技术。

其次是元代中晚期至明中期,以江西吉安临江窑为代表,临江窑与龙泉窑距离较近,其仿制期从元代中晚期至明代末期,在两宋时期,临江窑也是烧制青白瓷的窑场,到了元代中晚期开始仿制龙泉窑,到明代中期,开始仿制景德镇青花瓷,其产品变化充分地反映了产品的市场导向。

最后是明早中期,江西景德镇窑分为官民两个系统,明初景德镇与龙泉同为官窑,在洪武永乐宣德三朝存在较多同类型,宣德时期,景德镇窑也在积极仿造各类名品,而景德镇民窑仿龙泉则一直持续到明中期,甚至出现了外仿龙泉内青花的融合创新品种,直到明代晚期,青花完全占据主流市场,仿龙泉消失。这一时期也有云南的建水窑明代中期开始仿龙泉,仿龙泉、青花、酱褐釉存在同窑烧造,仿龙泉和褐釉的器型纹饰几乎雷同,烧造工艺与广西的元代仿龙泉窑场类似,采用泥点间隔叠烧,或许存在着技术交流。

 

明代景德镇

仿龙泉青瓷的工艺技术特征

在明代景德镇仿龙泉青瓷的技术研究角度,张茂林老师比较了明代景德镇仿龙泉青瓷胎与龙泉青瓷胎中的Al2O3SiO2,以及铁、钛的含量,并指出其不同的原因在于受本地原料资源的限制。

从助熔剂含量特征来看,根据对元素散点图的分析,明代景德镇仿龙泉青瓷釉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氧化钙含量较高,钾钠含量较低,一类是钾钠含量较高,氧化钙含量较低,另一类则是介于前两类之间,可能反映了景德镇利用本地原料模仿探索的过程。

另一个特征反映在瓷釉呈色元素含量上,明代景德镇仿龙泉青瓷中铁、钛的含量与明代龙泉青瓷釉非常接近,可以看出在施釉方面作出了尝试,尽量接近龙泉窑青瓷,大多数明代景德镇仿龙泉青釉中残留石英颗粒、粘土团较少、气泡大而稀,青釉中晶体析出较少,样品釉面效果玻璃质感较强,景德镇仿龙泉青瓷烧成温度均值约为1140°C,明显低于明代景德镇窑其他类型瓷器烧成温度,略低于龙泉青瓷的烧成温度(~1170°c)。其吸水率约为1.67%明显高于龙泉青瓷胎吸水率,可能是当时的窑工为了烧出龙泉青瓷的外观特色而刻意降低烧制温度,从而达到外观相近的效果但同时导致了胎体烧结程度偏低的情况。

 

广东白马窑仿龙泉青瓷的技术特征

首先是对于胎体的成分分析,白马窑青瓷胎体组成具有“高硅低铝”的特征,该特征与南方瓷石接近,胎体的制备很可能采用单一瓷石配方。对比了白马窑青瓷与龙泉窑青瓷胎体的成分,其中铁和钾的含量区别比较明显,龙泉胎体较白马窑胎体有着更高的K2O含量与更低的Fe2O3含量。

在瓷釉成分分析方面,白马窑青釉瓷的既有钙釉又有钙碱釉,其中钙作为助熔剂引入,来源于一种“高锰低磷”的草木灰,CaO的含量波动范围较大也反映了草木灰(或釉灰)的掺入量随意性大,也有一种可能性是当时的窑工正在对釉料配方进行探索。利用偏光显微镜对白马窑青瓷的断面进行显微形貌的观察,白马窑两处瓷胎致密化程度接近,但在矿物颗拉的尺寸分布上有显著的不同。与龙泉窑较为细腻的胎体颗粒形成鲜明对比。说明白马窑青瓷胎体所用原料经过粉碎后没有严格的淘洗,在原料处理工艺上相对龙泉青瓷胎体较差,在部分样品的胎釉之间发现有一层化妆土,是为了遮盖较深的胎色以及修饰粗糙的胎体。龙泉窑本身是没有发现使用化妆土的,使用化妆土是白马窑仿龙泉的一个鲜明特色。白马窑青瓷烧成温度在1208-1268°C。胎体的吸水率基本小于1.1%,具有较高的致密化程度。部分样品可小于0.5%,达到瓷器的标准最高烧成温度 (1268°C)与以前的学者所测明代时期烧成温度较高的一类的龙泉青瓷烧成温度(约1270°C)接近。对白马窑青釉的颜色选行分类,以及对色度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白马窑仿龙泉青瓷釉面发色与龙泉青瓷相近。

最后是对比了两地青瓷微量元素对比分析,白马窑和龙泉窑胎体中Nb/Ta与Zr/Hf的分布区域有显著的区别,白马窑三官坑和枫树头两地Nb/Ta与Zr/Hf分布非常接近,表现为同一区域的矿物原料。而浙江龙泉窑青瓷胎体在Nb/Ta与白马窑胎体接近,而Zr/Hf比白马窑更小。

 

云南建水窑仿龙泉青瓷的技术特征

云南建水窑青瓷的胎体总体上变化不大,所以重点关注瓷釉的情况。

首先,建水窑瓷釉中CaO的含量量均值为13.26%,依照罗宏杰、李家治先生等人对钙釉、钙碱釉和碱钙釉提出的划分标准进行归类,建水窑明代青瓷瓷釉均属钙釉。这与明代龙泉窑青瓷的低钙高钾钠完全相反。根据锰、磷的含量特征,说明釉灰的含量在十分之一左右,最多只能提供百分之四的CaO,所以可能是加入了石灰石或其它含有CaO的原料。

根据对建水窑胎体以及釉面的分析,建水仿龙泉青瓷的烧成温度为1200°C~1240°C,吸水率在5.5%~7%之间,装烧工艺与广西元代仿龙泉的窑场类似,采用泥点间隔叠烧。

 

技术传播与路线的探讨

张茂林老师指出了两个层面的交流,即从器物流布带来浅层的产品交流,与以产品釉料配方、装烧技术和窑炉技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深层交流。

接下来阐述了龙泉窑技术在元末明初、明中期向环东南沿海经福建至广东发生过四次接力式的技术传播:

第一次是元末明初从龙泉核心区到以江西上饶横峰窑、福建建阳碗窑、政和象山窑为代表的邻近系统;

第二次是从元末明初邻近系统到以漳浦石寨窑为代表的闽南系统,这次传播过程中窑炉技术变化很大,体现了龙泉的技术通过闽北向闽南传播的过程中,结合闽南当地传统而形成的融合发展;

第三次是从闽南系统到粤东系统,如福建豪坑窑、大埔余里窑、惠州白马窑,这一系统采用的M型匣钵及窑炉结构有所发展的多燃烧室横室分室窑,应来源于闽北碗窑及漳浦石寨窑的共同作用;

第四次是粤东系统到珠三角系统,惠东的白马窑就属于这个过程,装烧方式基本与之前一致,但是窑炉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来源于余里窑的多燃烧室的横室分室窑,窑炉结构进一步发展,另一种是当地在早年接受北方传统而延续使用的馒头窑。

总体来说,龙泉青瓷的技术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的影响和支配,如广东的仿龙泉窑随外销需求而兴起,明代中晚期随着青花瓷的发展,龙泉窑瓷器逐渐被江西景德镇和福建等南方窑场生产的青花瓷所取代,大埔余里窑等逐渐停烧。但也受到了当地资源条件的制约。最后就一些学者提出景德镇仿龙泉青瓷是否有龙泉窑工的参与,张茂林老师表示可能未必,因为从景德镇仿龙泉青瓷在配方上作出了大量的尝试来看,可能并没有龙泉窑工的直接参与,但是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提问环节

同学:

张老师您对明代龙泉窑青瓷的技术传播的发展阶段是由窑炉变化而提出的,是否可以从原料角度或工艺角度分析技术传播的演变过程,以及原料方面是否有延续?

张茂林:

原料方面很难看出演变的过程,因为各地原料各具特色,实际上仿龙泉的青瓷产品基本上都是追求外观方面的相似,并且可以看出一直在探索。胎体上都是接近的,釉料有差异,目前在元代仿龙泉分析方面的数据有欠缺,如果能在江西湖南等地做元代标本的的测试可能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但是很难进行比较并得出延续的结论,因为同一地区的发展变化是可以得到清晰的认知的,但是不同地区的原料对比分析很难说。

同学:

西方以及伊斯兰地区的大件的青瓷产品,龙泉的装烧工艺是否能满足,以及外销出口在海运方面是不是有困难呢?

秦大树教授:

龙泉窑的研究已经有将近一百年了,龙泉窑的研究目前是比较充分的,而仿龙泉的研究是比较新的,张老师能参考的研究资料是不多的,仿龙泉的研究是从大埔余里窑开始的,大约是十年左右的时间,最近两年发掘简报出来后人们才关注到仿龙泉的问题。仿龙泉有其特定的造型纹饰,另外在釉色非常接近的情况下,仿龙泉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例如余里窑与白马窑早期在海外发现时都被认为是龙泉窑,近两年发掘的也很难判断。余里窑有一种很特别的纹饰,外壁上画花瓣形的或圆形的纹饰,所以仔细判别了余里窑的造型纹饰,才发现之前在肯尼亚、冲绳发现的其实是余里窑或白马窑的产品。其实他们与龙泉的成分有很大差别,所以他们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其次是釉灰的使用,釉灰使用到一定阶段一定会用一种固定的植物,比如景德镇后面只用狼萁草,龙泉窑使用蓝蕨。白马窑的发掘资料非常少,最近在写明中期外销瓷,仿龙泉窑变成了一个非常新兴的研究方向,仿龙泉中比如还有雷州半岛有一个雷州窑,但是会在青瓷上加褐彩。

我个人感觉有三代仿龙泉的器物,分为两个时段:

就龙泉窑本身而言,元代是龙泉窑生产最兴盛的时代,生产规模最大,传播范围也最大。比如内蒙古,四川地区远到西伯利亚、青海、新疆地区都有龙泉窑的传播,在元大都核心区龙泉窑的出土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其需求量及影响很大。这时龙泉窑的生产就不能满足低端用户即广大喜欢龙泉窑青瓷的民众的需求,所以这个时候龙泉窑在浙江地区扩展,以及向西扩展到闽北地区,在元代稍晚时候,在江西、湖南的广大地区有几十个窑场进行仿龙泉器物的烧造,这个我们没有做过具体分析,但是很有可能都是仿龙泉的造型和纹饰。这个影响过程可以一直传播到广西,在大概元代后期的时候,传播到了越南、泰国,但是他们会应用自己的技术,会在胎上施一层护胎釉。这个仿制过程的停止大概是在永宣时期。这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并没有外销,只是影响到了越南泰国。

第二个阶段元末明初的时候,我们教的“徒弟”越南泰国的仿龙泉产品大量地在东南亚出现,把中国的外销瓷从原来占的百分之百的份额越挤越小,到了空白期的时候只占到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大量的都是越南泰国生产的青花瓷和仿龙泉。其实明初的时候是龙泉窑外销最兴盛的时候,因为景德镇受到农民起义的影响,窑业被摧毁得非常严重,在相当一段时期,景德镇窑业非常凋敝。因为龙泉窑太兴盛了,在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可以看到元末到明初的时候就开始仿制龙泉窑,因为其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而大概最晚到弘治正德年间,景德镇已经不生产仿龙泉了。

第二类仿龙泉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余里窑、白马窑。龙泉窑的衰落大概从正统开始,应该不仅仅是景德镇青花瓷的原因,一定还有别的原因。龙泉窑迅速衰落后,白马窑和余里窑是为了补充外销的需要,可能是为了满足海外喜欢龙泉窑的市场的需要,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所以会在海外发现很多白马窑和余里窑的产品。这是第二类仿龙泉,其主要出现在空白期,兴盛时间非常短暂,最晚到正德就停止了,白马窑的生产时代也就这么短。

第三个是越南和泰国的生产技术反过来影响了我们,这个现象还需要研究,可能越南泰国的龙泉技术是从广西一带沿海地区传过去的,但其实它兴起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比白马、余里都早,但到了建水窑、玉溪窑,因为建水与越南都在红河流域,这是一个技术体系,可能从越南返回来对云南地区产生影响。

所以我认为仿龙泉有三种体系,一种是为了补充龙泉窑本身在国内市场的需求,在元代江西、福建北部、甚至后来福建南部、湖南、广西大量生产,一种是明初外销的补充,建水则是另外一个系统。但是既然原料如此不同,那是怎么生产出这么相似的,请张老师来解答一下。

张茂林:

他们如此相似的原因,我们考虑到对于瓷器呈色机制的影响,我们在之前也说了对于龙泉厚釉工艺的呈色主要是因为他的结构,即釉层比较厚,釉层里有大量的气泡和少量的晶体,这样对光线造成的漫反射产生了比较柔和的效果,这种叫做结构色,另外一个就是化学元素产生的化学色,这个与气氛会有很大的关系,在比较强的还原气氛下,会有比较低价的二价铁的存在,这是气氛对铁的价态以及呈色的影响,当然烧制温度对于龙泉青瓷的呈色影响也比较大,比如龙泉粉青与梅子青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烧制的温度范围。

回到仿龙泉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白马窑的产品测试来看,其釉内气泡特别多,这点是特别接近龙泉的产品的,再一个就是其胎体原料相比龙泉会差一点,所以对于胎色比较重的会在表面施一层化妆土,用来遮盖胎色,这也是为了在外观上相近做出的努力。

总而言之,虽然其在瓷釉配方方面与明代龙泉青瓷有差异,但是在烧制工艺上作出了弥补,使其在釉层的显微结构上和龙泉非常接近,虽然我没有做过铁的价态的分析,应该说从外观效果上看,其还原气氛也是比较浓的,其铁的价态应该也是与龙泉比较接近的。所以从微观结构和呈色元素的角度,其尽量与龙泉青瓷达到了一致的效果,这是目前所得到的一些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秦大树教授:

之前同学问的关于匣钵大小的问题,有多大的器物就有多大的匣钵,你想烧多大的器物就做多大的匣钵,所以不是说M型匣钵都是这么小的,各种尺寸的都有,而且那个时候对于窑温的掌握也非常好。

 

讲座最后,主持人李其江老师感谢了张茂林老师的精彩分享与提问环节对相关问题耐心细致的解答,此次讲座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帷幕。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 邮政编码:333001
技术支持:景德镇陶瓷大学移动互联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