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近日,由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日本佐贺大学陶瓷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22年“传统陶瓷最新研究进展”线上国际学术会议顺利闭幕。会议由我校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吴军明教授和佐贺大学Masashi UNNO教授联合主持,佐贺大学Mitsunori Yada教授致开幕词,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陈宁致闭幕词。
会上,法国索邦大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Philippe Colomban教授作了题为“珐琅工艺品的原位(拉曼)非侵入研究:追踪技术交流路径”的报告。指出彩色材料是人类工艺、艺术和宗教特征表现形式的基础。近20年来,辐射源和探测系统的不断小型化使移动仪器的性能接近实验室设备,必须通过建立适当的程序来补偿现场实施和非入侵性使用的限制以及移动设备的内在弱点。以珐琅制品的分析为例,特别是具有复杂装饰的金属、玻璃或陶瓷制品,Philippe向大家展示了拉曼(拉曼μ)和x射线荧光(pXRF)光谱的互补性、全方位拉曼研究(0-4500 cm-1),并提出了确定的程序,识别着色剂和出现在着色层和基底中的晶体或非晶相,从而记录对象(年代,保存状态,真实性)和生产中心之间的交换路线。
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中心李其江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景德镇青花瓷器中的火石红”的报告。他首先根据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馆藏器物介绍了青花瓷的定义以及景德镇青花瓷的技术发展。然后介绍了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研究元青花瓷火石红特征的形成机理,并通过实验考古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元青花火石红呈色剂主要是α-Fe2O3,受制备工艺影响,火石红处有外来熔剂组分的侵入,从而使火石红处在高温时多形成了少量液相,这是出现火石红的首要条件。Fe元素在火石红处有富集,但胎体有火石红处与无火石红处Fe2+/Fe3+相近,均接近1:2。元青花火石红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胎体氧化及Fe2O3被还原阶段、Fe离子融入液相中并向胎体表面富集阶段、Fe2+被二次氧化及纳米级α-Fe2O3析晶阶段。实验考古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并表明Fe2+的出现以及被二次氧化是形成火石红的必备条件,烧成过程中气氛环境决定了火石红的浓淡。α-Fe2O3的析晶是在降温时略高于1000℃开始,于800℃左右结束。
日本佐贺大学理工学部藤泽知绩在“近红外激发发光陶瓷釉料的新探测”的报告中指出拉曼光谱是一种对包括瓷器在内的材料进行无损分析的有用技术。在拉曼光谱分析中,我们经常使用近红外激发来有效地抑制样品的荧光背景。然而,当测量陶瓷在785 nm激发下的拉曼光谱时,研究者在高频区域观察到一个强波段,其起源尚未明确。在本研究中,测量了釉瓷在532、785和1064 nm激发下的光谱,证明了光谱来自880 nm附近的发光,而不是来自拉曼散射。藤泽知绩提供了实验证据,表明这条波段起源于一层薄薄的釉。由于发光光谱的形状取决于加工温度,可以作为研究釉烧成过程和玻璃形成的探测,他的团队还使用了微量分析方法检查发光的起源。
经过交流和研讨,中外学者对于最近几年传统陶瓷最新研究进展有了新的理解,并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研究,为传统陶瓷业发展做出新的成绩。